蘇州創新推出全國首個“全電共享”服務模式
蘇州創新推出全國首個“全電共享”服務模式,模塊預制“更便捷”,以租代購“更省錢”,企業口碑“更滿意”——
全電共享 創出共享經濟新玩法
晚上9點左右,蘇州仁恒江灣雅園共享充電服務區,一臺機器人在車庫頂部銀白色導軌上靈活穿行。它根據指令抓取一臺空閑充電樁,移動到電動汽車后方,車主取下充電槍即可為愛車充電。這是由國網蘇州供電公司最新研制的全國首套“共享充電機器人”系統,該系統較傳統充電樁可節約建設成本20%左右。
國網蘇州供電公司于2021年創新推出全國首個“全電共享”服務模式。它以模塊化預制式配電設備租賃為核心,通過“以租代購”和“模塊化”施工,幫助企業根據生產需求隨時退租、自由增減供電容量,大幅降低企業初期資金負擔。
共享經濟市場近年來在我國呈現出穩步增長態勢。作為電力領域的一種共享經濟創新應用,三年來,全電共享在蘇州的“從0到1”“從1到10”“10到N”堪稱步履堅實而迅速。截至目前,全電共享累計惠及企業210家,被納入全國優化營商環境評價標桿城市、全省自主改革事項清單。
“從0到1”
全國首推“全電共享”電力設備租賃服務
蘇州是中國制造業重鎮。有調研顯示,很多蘇州企業對電力啟停用靈活性的需求旺盛。
2021年7月,國網蘇州供電公司在全國首推“全電共享”電力設備租賃服務,以設備模塊化預制為核心,為客戶創新推出搭建靈活、拆裝方便、安全可靠的設備共享經濟服務。“傳統模式下,客戶用電需采購變壓器等電力設施。這對于電量波動較大的客戶而言,不僅投資成本高,而且建設周期長、日常維護專業性高。”國網蘇州供電公司市場營銷部五級職員周磊介紹。
位于蘇州高新區的蘇州明遠汽車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是全電共享的受益者。該企業是全球主要汽車安全氣囊氣體發生器核心部件供應商,產品遠銷泰國、歐洲等多地。企業當時要新裝一臺1630千伏安的變壓器用于新產線的供電,如果按照傳統模式,從工程設計、圖紙審核、設備招采再到工程施工,至少需要57天,而在租賃模式下,用電企業只需要向服務供應商提出用電需求即可一步到位,整個周期僅需10天時間,初期投入成本下降了84%。
建信觀園新建項目也嘗到了全電共享的甜頭。該項目位于獨墅湖板塊,是建信觀園(蘇州)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在蘇重大投資項目,總投資額4.2億元。項目在申請高壓新裝過程中,由于租賃了變壓器、高壓柜,高效完成了接電。按照傳統模式,本次報裝需要半年以上的時間,還需花費設備費用750余萬元。如今,每年僅需支付租賃費125萬元,租賃期間,還能獲得免費的設備維護服務。
國網蘇州供電公司在工商業領域大力推廣“全電共享”服務的同時,瞄準農業農村領域用能薄弱環節和實際需求,因地制宜在鄉村用能方面推廣“全電共享”,全力為鄉村振興“蓄能”。
“全電共享”服務在農業農村領域首個落地項目在太倉市東林村。2021年年底,東林村正在建設的萌芽工坊迫切需要接通電源,太倉供電公司以“全電共享”模塊化租賃的用電新模式,為東林村定制了一套低碳用能解決方案。2022年1月,萌芽工坊通過“全電共享”模式租賃了一臺500千伏安的變壓器,節省了近15萬元的初期建設成本,每年還能節省近一萬元的運維費用。
“從1到10”
全電共享賦予“節能、降本、增效”三大利好
“使用手機進行‘呼叫’,充電樁就‘從天而降’,省去了排隊充電和安裝充電樁的麻煩,太方便了!”在北京市西城區白廣路二條1號辦公大院公共停車場內,眾多新能源車主如今習慣了給愛車“空中充電”。
2022年10月,國網蘇州供電公司的全國首套全電共享電動汽車充電機器人系統在北京落地應用,其靈活便捷的充電方式實現了從“車找樁”到“樁找車”的轉變,破解充電難題。在這個“全電共享”充電服務區內,頂部一條長約180米的銀白色導軌串聯起該區域40個車位,2臺小巧的機器人在導軌上緩緩穿行。車主只需要用手機登錄小程序,填寫停車位號碼,向軌道機器人發出充電指令,機器人就會抓取一把空閑充電槍,自動移動到停車位上,整個過程僅需1分鐘。
據國網蘇州供電公司市場營銷部黨支部書記韓克勤介紹,根據百姓的需求,蘇州供電公司正在加快開展全電共享電動汽車充電機器人的迭代升級,并進一步推進該系統在蘇州、北京的推廣應用。截至目前,“共享充電機器人”系統已在國網總部、蘇州市政府等8個政府公共機構、25個商業綜合體、17個居住區投運,較傳統充電樁可節約建設成本20%左右。
常熟市碧溪鎮聚和佳苑小區是動遷小區,由于小區內的車位均為公共車位,業主無固定車位和車位產權,因此個人無法辦理充電樁新裝申請。供電部門實地勘察,尋找最優解決方案。最終,由小區屬地村委在該小區地下車庫開辟區域開展充電樁建設,并以“以租代購”的方式配置2臺400千伏安變壓器進行供電。“按照常規,我們需要自行采購電力設備,大概需要一次性投入資金約20萬元,每年還要支出1萬元的運維費用。而選用租賃設備的方式,每年只需支付租賃費4萬元,初期投入成本下降了80%多,壓減接電時間15天。”該社區負責人說。
“從10到N”
“全電共享+”推動成果轉化提供更多應用場景
最近,吳江現代農業產業園的農戶都愛上了新投運的兩座植保無人機共享換電站。據悉,這是江蘇首個植保無人機換電站,也是國網蘇州供電公司最新“全電共享”應用場景。
立秋后,正是水稻孕穗、灌漿關鍵時期。在吳江現代農業產業園內,十余架植保無人機盤旋稻田上空,在農戶的操控下,無人機將生物制劑均勻地撒向稻田,同時對水稻秧苗進行施肥、病蟲害防治等管護作業。然而,植保無人機體型大、重量沉,耗電速度比一般無人機快,為了不耽誤作業,農戶們要前往指定地點采購汽油,同時要自備一塊備用電池和一臺發電機,現場用發電機給電池充電,成本高效率低,還有污染。了解情況后,蘇州供電部門決定為產業園“量身定制”充換電設施。很快,兩座嶄新的植保無人機換電站正式投運,供農戶們進行換電、充電。
“無人機種植效率高,但耗電太快,飛10分鐘就要換電池,往年我是開著汽油發電機充電,今年用不著了。”種糧大戶王彩龍笑著說。據悉,這兩座無人機換電站分別配備了6個7000瓦大功率快充倉,兩座換電站可同時為12臺無人機提供換電服務,放入充電的空電池只需要20分鐘就能完成充電,進入待取用狀態。農戶使用手機對著換電柜掃碼取換電池,全程不到2分鐘。據測算,使用換電站后,不僅節省了大量時間,還省下了發電機和備用電池的購置成本和維護開支3000元左右。據了解,吳江農業產業園共有耕地面積約6000畝,種糧大戶共26戶,使用無人機換電站后,每年將為產業園的農戶們節省成本約8萬元,減少碳排放近30噸。
“全電共享+車棚”。11月7日,在蘇州市相城區望亭鎮華陽村榮大產業園內,由國網蘇州供電公司推出的光儲充一體化“全電共享”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示范項目正式啟用,60輛電動自行車可同時充電。國網蘇州供電公司以國標《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設施技術規范》為依據,聯動國內相關領域頭部技術企業技術團隊,建設蘇州首個光儲充一體化“全電共享”電動自行車安全智慧集中充電點,融合運用數字孿生、電力物聯網、直流充電等技術,構筑起“一樁、一柜、一平臺”的堅強防護體系。
得益于“光儲充”模式的經濟性優勢,車棚實行“計量收費、居民單價和免服務費”的消費模式,充電成本從原來居民區1.5-2元/次直降到0.5元/次,調動了員工工作地充電的積極性,避免充電進樓入室的行為造成的隱患。據測算,惠民車棚光伏系統每年發電約2萬度,在滿足充電用能之余,并入廠區消納使用,企業憑借光伏發電帶來的溢價收益和儲能系統峰谷價差帶來的降本收益,可實現運營收支平衡,并有望實現盈余。還能給企業廠區帶來節能降碳的綠色效益,預計相當于減少碳排放量約11.45噸/年。
近年來,共享經濟在拉動就業、促進包容性增長方面的作用不斷顯現。我國《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明確提出要“促進共享經濟等消費新業態發展”,鼓勵共享出行、共享住宿、共享旅游等領域產品智能化升級和商業模式創新,鼓勵制造業企業探索共享制造的商業模式和適用場景。可以想見,全電共享場景應用的更新迭代,將有力引導新的生活和消費方式健康發展,促進共享經濟業態創新發展。(記者 惠玉蘭)
- 上一篇:2025年春運拉開序幕 “蘇式服務”溫暖返鄉路 2025/1/15
- 下一篇:蘇州強勢領跑江蘇百強民企三大榜單 2024/10/30